例一:血热风疹,冷热均发
张某,女,岁。
初诊。主诉:全身反复起风团4年。
现病史:4年来反复起风团,几乎每天发作,尤以夜间为甚,温度转暖即发,洗冷水亦起,屡治无效。
予服用玉屏风散加桂枝汤固卫御风之法。
二诊。服前方6剂,风团发作加重,又值经血来潮,伴有恶心,畏寒。
脉细弦,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诊断为血热风疹。西医诊为慢性荨麻疹。证属风热内郁,营卫不和。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炙麻黄9克,连翘9克,赤小豆9克,杏仁9克,生甘草9克,荆芥9克,防风9克,知母9克,生石膏0克,蝉衣6克,炙僵蚕9克,桑白皮9克,大力子9克,丹参9克,赤芍9克,每日一剂次分服。
三诊。服前方4剂后,风团已少发,较前显见减轻。前方去知母,炙僵蚕,加忍冬藤9克。
四诊。服药5剂后,风团已近不发,但又值经前,伴有头晕,恶心,神疲,改以平肝熄法。处方:当归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炒竹茹9克,菊花9克,钩藤1克后入,丹参9克,煅牡蛎9克,白蒺藜9克。
服药5剂后风团即停止发作。
按:本例慢性荨麻疹,病程缠绵4年,不论冷热均起,初诊时用固卫御风法不应。在认证上虽值经临时伴有恶心,畏寒现象,但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尚属风热之证,治疗方剂,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4剂后即少发,再5剂后已几近不发。又值经前期而有头晕恶心,肝阳上旋之象,改用平肝熄风法,5剂后风团即停止发作。4年宿疾,不到半月而治愈。
例二:夜里发风团李某,男,45岁
初诊。全身出现鲜红大片风团十个月。从年6月开始全身起大片风团,呈鲜红色,一般下午出现,晨起才消,发无间断。先后间断服中药消风清热,固卫御风,健脾除湿等方均未见效。发作与饮食无关,大便干,隔日一行。观其全身可见散在大块风团,呈鲜红色。脉浮数,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诊断为风疹。西医诊断为慢性荨麻疹。证属风邪外客,郁久化热,风热相搏,发为风疹。治宜搜风清热。治用乌蛇驱风汤加减。
处方:乌蛇9克,蝉衣6克,黄连9克,黄芩9克,银花9克,连翘9克,生甘草6克,羌活6克,荆芥9克,防风9克,白芷6克,大黄6克后下,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开始加重,后即明显减轻。继服上方5剂。
三诊。药后偶起风团,患者因工作忙,服汤药有困难,要求服成药。予以小败毒膏5瓶,日服半瓶以巩固疗效。药后年,不复再起。
按:本例风团先后十个月,虽方药遍尝,犹发无虚夕,谅以风邪久羁,郁而化热。改进搜风清热之剂——乌蛇,蝉衣,荆芥,羌活,白芷搜风除邪从肌表而出,故初服时加重,佐以黄芩,黄连,银花,连翘,大黄,甘草通腑泄热,亦是表里双解之法。5剂后减轻,10剂后即不复再发。这也反映,当风邪外出时,有加重现象,不必认为是坏事,而是好事,药后邪出于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例三:血热风团,起床即发沈某,女,5岁。
71初诊。全身泛发风团年。在年4月感全身发痒,搔后皮肤即呈条索状隆起,天后才消失,以后每年发作一次,发作前未服过任何药物或特殊饮食。01年初冬,骤然全身起风团,睡在被窝内即消退,起床即发,奇痒难忍。卧床周逐渐痊愈。从01年10月起,即每日全身泛发风团,边眼结膜,口腔,阴道均发。曾先后服中药0剂,抗过敏药物,自血疖法,针灸,钙剂等,疗效均不著。平时怕热,喜冷饮,容易出汗,汗出后及用冷,热水洗后均易起。与饮食关系不大。
查:全身散在大小不等之风团,色红,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脉弦滑,舌尖红,苔净。中医诊断为风疹。西医诊为慢性荨麻疹。证属血热内盛,肌热腠开,汗出当风,风邪外袭。
治宜凉血清热,消风固卫。
处方:丹皮9克,赤芍9克,蝉衣6克,制僵蚕9克,白蒺藜9克,防风9克,白术9克,黄芪9克,忍冬藤1克,木通克,4剂,水煎服。
716二诊。服药后已起不多,接服10剂后,风团即不再起。
初诊。事隔一年,因感冒咳嗽月未愈,继发风团小片,形如麻豆。谅以肺主皮毛,卫气失固,外风又袭,先以宣肺化痰,佐以固卫却风。
处方:荆芥9克,蝉衣6克,大力子9克,杏仁9克,桔梗克,前胡9克,黄芪6克,炒白术9克,防风9克,7剂。
二诊药后咳嗽已轻,汗出着水,仍起风团。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改以固卫御风。
处方:防风9克,黄芪9克,白术9克,桂枝6克,蝉衣6克,炙僵蚕9克,陈皮6克,茯苓9克,甘草6克。
剂后即未再起。
按:本例发病的规律是:起床即起风块,睡在被窝内即退,又汗出后即起,都表现有怕风现象。谅因卫外失固,汗出腠开,外风易袭所致。又以皮疹色红,舌尖红,渴喜热饮,里有血热之象,故以凉血清热,消风固卫,药后即不发。隔年又因感冒咳嗽后引起风块发作,则为肺失清肃,卫气失固。治则是先投肃肺化痰为主,后以固卫御风为主,10剂后即治愈。
这个例子也提示我们,当感冒久不愈,卫气虚,也就是抵抗力弱了,也易受外邪入侵,这也是一些病反复的原因。什么药能治根?只有你自己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好的健康状态,和能治根。
总结一下三个案例:西医诊断都是慢性荨麻疹,治法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中医诊断病因却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