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伍治皮肌炎
▲点击上方“小喇叭”,听专家详解黄芪配伍治皮肌炎~
皮肌炎呢是一种累及皮肤、肌肉和肺等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目前呢对于皮肌炎的发病原因研究得并不是特别清楚。从中医角度看,皮肌炎也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病名,现代医家对于皮肌炎的病因病机也是众说纷纭。那么关于皮肌炎的病机呢从类别上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湿热、火热、火毒、血热、血瘀、阴虚、血虚等七种类型。根据皮肌炎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可归属为“阳毒”、“肌痹”、“痿证”或者“阳毒发斑”的辩证范围。病性呢一般也是实多虚少。
那么今天医案中的皮肌炎患者呢,从证型来分属于血痹型,使用的方子是以黄芪作为主药进行配伍。在看医案具体医案之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黄芪的性味归经与主治功效。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图|黄芪
医案中的这位患者呢是位女性,时年45岁。那么这个患者呢一周前啊受过凉,近期心情一直很不好,经常感到很烦躁,两三天后呢突然感到腰部肌肉酸痛,四肢皮肤肌肉呢也有酸痛感。本来想着冲个热水澡有利于缓解症状,没想到症状没缓解不说,反而加重了。后来她去看了西医,被诊断为皮肌炎,刚开始通过西医治疗,但是疗效呢不太好,很快就复发了。来看中医时她的气色不太好,脸上没有光泽。据她说,她20多岁时还小产过一次。那么她的舌象脉象怎么样呢?舌质呢是淡红色,舌苔呢薄白少津。脉象比较沉细。结合她的临床表现,给她诊断为营卫虚弱,风邪痹阻引起的血痹。那么采用什么治疗方法呢?采用通阳行痹,祛风湿强筋骨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具体的处方:
生黄芪20g、桂枝5g、金银花15g、忍冬藤15g、苍术10g、白术10g、红花15g、三七5g、丹参20g、全蝎5g、红景天6g、汉防己15g、乌梢蛇10g、怀牛膝10g、木瓜10g、川芎20g、赤芍20g,用水煎服,服7剂
那么这个患者服药之后呢全身症状都有所好转,后来又继续治疗了半个多月,根据她的药后情况随证加减用药,最后完全康复。
接下来呢我们来对这个病例做一个小结。首先这个患者呢20多岁时曾经有过小产,说明她素体肝肾不足,肌肤腠理疏松,那么就极易感受风邪。感受风邪之后呢又由于机体阳气不足,就会引起阴血滞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不足而阴为痹”。由于病邪已然入里,但是患者又贸然使用洗热水澡,发汗祛邪的方法,就会使在里的津液愈加耗伤,肌肤更加得不到津液的濡养,所以疼痛也就更为剧烈。脉象沉细也说明她的阳气不足,不足以鼓动阴血前行。那么在治疗这个病例时,我们的治疗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呢?放在祛风上,还是放在鼓动阳气上?应该放在鼓动阳气、振奋阳气,流通气血的方面,而不是单用祛风之剂。其实也就是宋代医家陈自明提出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我们在治疗疾病时不应当违背审因论治的根本原则。
想学习更多黄芪配伍
请下载零零医app
登录学习平台
学习更多中药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