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甘葛藤习称“粉葛”。野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一般均自产自销,以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为主。粉葛多为栽培,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一般南方产者粉性大,质佳;北方产者粉性小,稍逊。
1、朱良春教授常以重剂葛根治疗顽固性泄泻、颈椎病和消渴,常用30~45g。朱教授认为:①葛根善升清降浊,对顽固久泻者,必重用葛根;②葛根解痉通脉,善治项强,和解肌肉痉挛效佳,对颈椎增生者除辨证用药外,必加用重用葛根;③葛根能升举阳气,生津止渴,为治消渴之要药。(《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按:《本草纲目》、《本经逢原》等言葛根“生津止渴”,而《本草害利》及《重庆堂随笔》等却谓葛根之“生津止渴”,其“生”乃“升”字笔误。黄和医师认为,葛根之“止渴”,恰在既“生津”,且又“升津”也。盖葛根甘凉濡润,清胃益脾,所以生津也;葛根又禀其辛甘之性,鼓舞阳明、太阴之清阳之气上行,故能升津也。
2、刘绍武教授治疗心肌炎时,在辨证方剂中常重用葛根30~60g以解肌祛毒。(《名中医治病绝招》)
3、张云鹏教授习以自制方降压饮(黑芝麻、黄芩、夏枯草、天麻、葛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I、Ⅱ级,方中葛根用量为30~60g。(《方药传真》)
按:葛根既轻扬升散,又能开郁以通降气血。《本草新编》曰:“盖葛根轻浮,少用则浮而外散,多用则沉而内降矣。”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葛根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脑及外周血液循环、降血压之作用。
4、岳景林教授认为,葛根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治疗缺血性卒中、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时必用,用量为25~50g,疗效显著。(《方药传真》)
5、赵冠英教授认为,凡血管阻力增加,组织缺氧时当用葛根。颈项强痛时,必用该药。用量为15~60g,(《方药传真》)
6、王瑞海主任医师习用葛根二藤汤(葛根、鸡血藤、钩藤)加减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97.5%。方中葛根用量为30~60g。
7、刘兴旺医生以清热除湿、疏经通络为主旨,自拟大葛根汤,随证加减,治疗热痹。药用葛根、桂枝、白芍、炙甘草、薏苡仁、忍冬藤、连翘、黄柏、石膏,方中重用葛根g。
8、顾仲明医生曾以大剂葛根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药用葛根、桂枝、麻黄、生姜、白芍、甘草、大枣,方中葛根用量为30~60g。顾医生认为重用葛根解肌除痹润肤,配伍桂枝温运肌肤气血,麻黄引药达表,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葛根、桂枝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之作用,本方不失为治疗局限性硬皮病之效药。
9、黄和医师常在辨证方中配伍葛根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征、颈性眩晕、肌痛症、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用量30~g。黄医师认为葛根甘凉入脾,功擅理肌肉之邪,解肌止痉,缓解肌痛,更能升发阳气,开窍生津,扩张心脑血管而改善心肌及脑血液循环,通塞定眩。但剂量小则效不著,宜在适当配伍下重剂应用。曾有报道,用葛根60~g,川芎30~g,钩藤60~g,专治颈性眩晕。
葛根,辛、甘,凉。归脾、胃经。通散之剂也。其气轻味薄,轻扬宣发,善升善散,善通善降。
散指散风热,散表邪,散胃中郁火,解肌退热,透疹宣斑;升指鼓胃气上行而生津止渴,升阳明、太阴清气而止泻,升清阳之气而茉脑止晕、止头痛,引诸药上行;通指通经络,通血脉,通气血,通脑窍、心窍、鼻窍,通滞行瘀;降指清降胃之郁火浊气,推降大肠秽浊,使上郁之气血得以宣疏而降行。
葛根解肌发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且又能以其甘凉之性,润柔筋肉经脉,解痉止痛,亦以疏活经络,通利气血之功见长。主治风寒或风热外感,温病初起,斑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呕热痢,牙齿疼痛,大头瘟毒,高热抽搐,大便不通,脾虚泄泻,酒疽酒痔等。
常用量:煎服,10~15g。解肌退热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阴虚火旺或下虚上盛者慎用,否则易致火逆上冲,头晕耳鸣;胃寒者慎用,表虚多汗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葛根具有扩张冠脉、改善心肌及脑血液循环、改善外周循环、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调节胃肠运动、解痉、解热、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抗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作用。
重剂效验中所举9例,分别从脏腑(心、脾、胃肠、脑)、肌表、经络、血管、骨关节等多方面辨证应用葛根,最小用量15g,最大用量g,可见重剂葛根可用治心脑血管病、心肌炎、高血压、硬皮病、泄泻、消渴、疼痛等病证。
不良反应:葛根的毒性很小,不同品种的葛根其毒性各不相同。周云鹏比较了几个品种葛根的LD50,云南葛的毒性最大,峨嵋葛和野葛次之,粉葛毒性最小。
图书名称:中药重剂证治录
图书作者:黄和,姜顺编著
出版公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9月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粉丝福利来啦:临证有疑难、临床有瓶颈、思路不畅通、方剂不会用,可以留言,我们会酌情安排相关主题文章推送。
提示:
1、资料是有偿购买的,知识是无偿分享的,欣赏此文欢迎点赞和分享哟。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