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芥酒精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70.html
01
新春快乐
张广麒医案:女,27岁,年11月8日来诊。患慢性湿疹3年,发作无定时,四季皆有,无明显诱因,多番治疗获效不显,三天前因急性扁桃腺炎后呈急性发作。皮疹密布集簇成片,呈红色斑丘疹状,高出于皮肤,以暴露部位多见,红肿灼热痒甚,颜面及下肢有搔破结痂及少量渗出液,杂有脓疮样损害。大便干难解,口干但不思饮,近年来月事延期,经量少、色黑,少腹经常冷痛,畏寒,四肢厥冷。舌质淡夹青,苔白薄。脉象沉弦。证属寒实内结,营卫(气血)不调。处方:附片15克,细辛6克,大黄15克,桂枝12克,白芍10克,土茯苓20克。服2剂后,大便通畅,肢冷畏寒近愈,皮疹红肿灼痒减半。继方加绿豆20克,再服2剂,灼痒痛止,湿疹基本干萎转为晦暗。继以桂枝汤加绿豆、赤小豆、苡仁、土茯苓2剂,湿疹痊愈,留下色素沉着疤痕。(云南中医杂志;(3):23~24)按语:患者得病三年,除皮肤科用药外,中药多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风除湿之品,鲜有养血安神、调肝益脾之味。皮疹顽固,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均须中西药治疗二周多方能逐渐缓解。该案数用寒凉而损伤中阳,又因咽痛贪凉饮冷致寒湿内结,故主以大黄附子汤温经散寒,攻实泻下。因兼冲任不调,而加桂枝、白芍调营卫及温经敛阴和阳,佐土茯苓清热除湿解毒,获效甚捷。
补按:大黄附子汤证为寒实内结之证,临床以胁腹疼痛、大便不通、脉象紧弦为主要表现,尚伴有畏寒肢冷,舌苔白滑或白厚腻等症。治疗本证,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大黄附子汤用附子、细辛以温经散寒,用大黄通下里实。方中附子用量宜大于大黄,否则,阴寒凝滞不解,徒下无功。临床上,凡属寒实内结之候,皆可应用本方。
学习经典
《金匮要略》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01
新春快乐
免责声明:医案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责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