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中医养生

4种中药给身体来个进补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engzhuang/m/25030.shtml

痛风与中医养生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临床上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严重可导致痛风性肾病及尿酸性肾石病。无症状期仅有血尿酸持续增高,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中年男性多见。对于常见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西药疗法中个别治疗药物副作用大,且西药治疗后也易复发。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有着较为完备的认识,中药治疗效果佳,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中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上后天饮食劳倦,从而导致脾肾阳气亏虚,阳虚无以化寒,致寒湿内盛,瘀浊阻滞,人体之寒邪偏盛,多来源于外;而湿邪偏盛,多因脾虚不运所致。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先天禀赋、饮食劳倦与人体五脏之脾肾关系密切。脾主升清降浊,肾主蒸腾气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后天之脾胃,导致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功能失司;肾之温煦功能失常,气化失司,最终导致寒湿之邪偏盛,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骨节,进而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出现骨节疼痛。若病情迁延不愈则瘀血与湿浊互结,加之寒邪收引凝滞的特点,诸邪相互作用于骨节,产生痛风结节,结节进一步发展僵硬成石,致关节畸形。

1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分型:

1.1湿热蕴结型:症见:局部关节出现红肿灼痛,发病较急,多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伴发热、恶风、口渴,或出现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或滑数。治法: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方药:四妙散加减。热甚者,加连翘、忍冬藤等清热;阴伤者,加玄参、麦冬、生地黄滋阴;肿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消肿止痛;上肢痛甚者,加羌活、威灵仙通络止痛。

1.2脾虚湿阻型:多见于无症状期或症状缓解期,或伴轻微关节疼痛,或高尿酸血症,或见神疲乏力,头晕,腰膝酸软,纳差,腹部胀闷,舌质淡胖,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治法:健脾化痰,渗湿通络。方药:四君子汤加减。湿邪甚者,加猪苓、泽泻、防己等除湿邪;腰膝酸痛者,加杜仲、骨碎补等补益肝肾。

1.3瘀热阻滞型:主要发生于痛风间歇期或慢性期,此类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或硬结,肌肤干燥,皮色暗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此型辨证为瘀热阻滞,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利湿之法,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用当归15g,生地20g,桃仁10g,红花6g,川芎6g,赤芍10g,伸筋草15g,独活10g,威灵仙15g,秦艽15g。痛甚加蜈蚣2条,元胡10g;麻木重加僵蚕10g,防风10g,全虫6g。

1.4痰浊阻滞型:由于久病体弱,阳气较为虚弱或寒湿之邪导致发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痛风石,伴有目眩,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风邪偏胜者常伴畏寒肢冷及游走性关节疼痛,湿邪偏胜者常伴肢体酸重,肌肤麻木,舌淡苔薄。治疗应选用祛风散寒、温阳止痛的方法,方选二陈桃红饮加减治疗。药用陈皮15g,制半夏12g,茯苓20g,当归15g,川芎6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伸筋草15g,桂枝5g,细辛3g,甘草6g。关节游走疼痛可加用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恶寒肢冷者可酌加防己10g,木瓜12g,形成结石可加天南星10g,白芥子10g,金钱草15g。

1.5肝肾阴虚型:多发生在痛风病远期,由于湿热痰浊之邪和尿酸长期在体内沉积刺激肝肾,加之痛风病患者肝肾功能失调导致肝肾气血及阴液耗损而成肝肾阴虚型痛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弦。治疗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调补肝肾,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药用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5g,防风10g,细辛3g,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0g,生地15g,杜仲15g,牛膝10g,潞党参15g,茯苓15g,炙甘草6g。痛甚加白花蛇2条,地龙10g,丝瓜络5g;关节肿胀明显加苍术10g,防己10g。

2痛风的针灸治疗

2.1取穴:主穴:分2组。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②曲池。配穴:分2组。①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②合谷。

2.2治法: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d。

3养生食疗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根据痛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食疗药膳。

3.1湿热蕴结型:①赤小豆汤:赤小豆20g,金银花10g,大枣10g,冷水煎汤服。②紫花地丁饮:紫花地丁10g,小枣10g,冷水煎汤服。③灯芯竹叶汤:灯芯草7g,淡竹叶8g,小枣7g,冷水煎汤服。

3.2脾虚湿阻型:①扁豆山药茶:白扁豆、山药各20g,将白扁豆炒黄、捣碎,山药切片,二者水煮取汁服用。②三味薏米羹:炒薏米、山药、莲子各30g,加水适量,用文火熬成粥食用。

3.3瘀热阻滞型:①三七粉:1次1g,开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服。②凉拌虎杖芽:嫩虎杖芽g,开水略烫,切段,加盐、味精、白糖、麻油适量调拌均匀即可。

3.4痰浊阻滞型:①茯苓饼:茯苓粉20g,小麦粉适量煎饼服。②苍术陈皮炖排骨:苍术20g,陈皮10g,排骨适量炖汤服。③薏苡仁冬瓜汤:薏苡仁30g,冬瓜适量,排骨适量煮汤服。

3.5肝肾阴虚型:天麻杜仲炖猪肉:天麻、杜仲各15g,猪肉g,天麻杜仲用纱布包好,与猪肉共炖熟,放温去药包食猪肉。

总之,痛风患者应采用低热能膳食,保持理想体质量,同时,避免高嘌呤食物。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鲤鱼、沙丁鱼等)、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豌豆、扁豆、芦笋、蘑菇、浓肉汤等等。而各种谷类制品、水果、蔬菜、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含嘌呤最少,痛风患者适宜食用。增加碱性食物(香蕉、西瓜、南瓜、黄瓜、草霉、苹果、菠菜、萝卜、四季豆、莲藕、海带)的摄取。痛风患者还应该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和碳酸饮料,每日饮水量应在mL以上。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jg/6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