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妙用ldquo药对rdqu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2/626.html

相须药对

药对名称剂量适应症其他

紫河车鹿角5g;3g填补精血,温补肾督。适用于肾督阳虚,精血亏乏之证。阴虚有火者禁用

赤石脂禹余粮10-20g涩肠,固崩漏、带下,适用于久泄、崩漏、带下之病证仅供收涩之用,若脾肾两虚者,加上培补脾肾之药。

木蝴蝶凤凰衣3g;5g润咽喉,开音。适用于音喑病,对慢性喉炎、声带小节失音尤为适宜。

硼砂乌梅

1-2g;5g

止呕,适用于胃虚之呕吐,而尤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呕吐。

柴胡升麻3-8g升举阳气。适用于气陷证

槟榔常山10g(常山酒蒸炒熟)截疟,并能缓和胃肠,顺胃气,引药下行,避免单用常山截疟有呕吐之弊。适用于湿疟。发作前二小时服用较好。

槟榔南瓜子30g;30-60g杀虫,适用于蛔虫、绦虫、姜片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临卧一次,次日早晨再服一次为宜。

葛花枳椇子10g醒脾解酒毒,适用于酒毒引起的病证。病情重者,尚需在辨证前提下加入适宜方药。

威灵仙金钱草10-30g;30-50g利胆排石,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病。用于肾结石,亦有较好疗效。

黄芩白朮10g安胎,适用于脾虚胎热之胎动不安。剂量要度量脾虚、胎热程度而定。

二、相反药对

(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

桂枝白朮10g1.营卫,2.发汗止汗,3.有扶正祛邪之妙。适用于太阳中风病及表虚客邪之证。

2.白芍剂量倍于桂枝组成药对,功擅调和阴阳,和中止痛,适用于太阳病误下腹痛、血虚挟寒之脘腹痛。

黄耆防风10-15g;10g补气固表,祛风解表。有固表不恋邪,解表不伤正之妙。适用于体虚感冒。

附子麻黄3-5g;10g(先煎20分)温阳解表,内温真阳,外散风寒,补中有发,发中有补。

薄荷玉竹5-8g(后下);10-15g育阴清热解表,适用于阴虚体质的风热表证。

人参石膏1:3(党参、太子参10g;石膏30g)益气清热,有补虚不恋邪,清热不伤正之妙,适用于热盛津伤或温病余热未清损及津气的病证。病重正气欲脱者,用别直参或西洋参为宜。

五味子制大黄

6g;10-15g滋肝阳、清湿热、降血清转氨酉每,降后无反跳。有益肝不恋湿热,祛邪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虚实夹杂证见单项血清转胺酉每增高证。

生地黄柏15g;10g清热泻火,滋补肾阴,有滋肾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肾虚挟湿热之痿痹病。

当归大黄10g;生大黄5-10g;制大黄10g养血祛痰,适用于血虚血瘀证。

黄耆葶苈子10-15g益气泻肺,补泻兼行、寒温并调、升降同施之妙,适用于肺虚痰盛之肺胀、心悸证。

白朮泽泻10g:20g健脾涤饮,适用于饮邪眩晕病证。

牡蛎椿根皮生、煅牡蛎并用各30g:10-20g养阴清热,愈带止崩。既清下焦湿热以祛邪,又养肝肾以固涩,有养阴不滞邪,祛邪不耗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湿热下注之崩带病证。

山药牡蛎生、煅各30g:30-60g清热而无苦寒伤脾之害,养阴却无滋腻泥膈之虑,止泄又无兜涩恋邪之虞。有扶正不滋邪,祛邪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脾肾阴亏,开阖失职之泄泻。煎汤代茶,频频服之

山茱萸石韦10g;10-15g消除蛋白尿作用。摄精泄浊,消除蛋白尿,有开阖既济之妙,有摄精不恋邪,泄浊不伤肾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型慢性肾炎患者。

黄耆防己10-15g;肿偏上,木防己15g,肿偏下,汉防己15g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水湿壅滞之肿胀。

白朮枳实10g消痞除胀利湿,有祛邪不伤正,健脾不碍邪之优。

白朮槟榔白朮成人剂量30g以上。3:1若不足此比例,服后有腹痛之副作用

通利大便,有补脾胃不碍气运,助气机不伤脾胃的双相调节作用。须空腹服药,每日二次,一次ml以上,服后多饮开水,效果更佳。

党参石菖蒲10-15g;石菖蒲干者10g,鲜者15-20g强心益气,化湿开窍,有补不恋邪,通不伤正之妙,适用于气虚挟痰湿之胸痹。心气虚甚者,别直参易党参。

太子参合欢皮10-15g;10g调畅心脉,益气和阴,有益气养阴不窒气机,解郁和血不伤气阴之妙。适用于气机郁结,气阴两亏之胸痹病。

鸡血藤海风藤10-15g;15g除痹通络,既祛风湿,又补血行血,扶正兼祛邪,适用于虚实相兼痹病。

益智仁萆薢3-10g;10-15g泄浊摄精,有分利不伤肾,固摄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虚实夹杂之白浊、遗尿、遗精等病证。

黄耆槟榔黄耆生用10-15g;8-10g益气退肿,有行水退肿不伤正,益气固表不留邪之优。初服时有腹痛、耕动不舒之感,此乃正邪相搏之征,毋需更药,继续服之即效。

白朮莪朮10-15g;10g既理气又补气,既破血又利湿,适用于气虚血瘀及血瘀湿阻之鼓胀、闭经等病证。

人参莱菔子人参改用党参10-15g;莱菔子10g益气消积化痰。有补不碍邪,消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脾虚食积气滞、肺虚痰气阻塞之喘咳。

白芍赤芍无养血祛瘀,柔肝泄肝,适用于阴亏挟瘀之胁痛。

楮实丹参10g纠正心律,既能补肾养血,以填不足之阴,又能活血通络,以疏络脉之瘀,有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之功,适用于老年心律不齐。

生地地骨皮10-15g;10g补肾滋阴,凉血调经,有滋其不足,清其有余,适用于阴虚血热型的月经先期或月经过少之病证。

锁阳忍冬藤10g;10-15g滋阴清热通络,有滋肾润燥不恋邪,清热通络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肾虚挟热之痿证。

龟版铁扫帚15g;30g益肾清湿热,有祛邪不伤正,滋阴不恋邪之优。适用于慢性肾炎正虚邪实型。

鹿角霜地鳖虫6g;10-15g温补肾阳,祛瘀止痛之力甚宏,适用于肾亏挟瘀之腰痛。用此药对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显著。

鳖甲穿山甲鳖甲先煎15g;10g消症除积聚,适用于症块积聚病。

续断川山膝10-15g;8-12g补肝肾,祛瘀通经,适用于肾亏挟之腰痛、闭经病证。

桑寄生丝瓜络无补肝肾,通脉络,有补而不滞,通不伤正之优,适用于肾虚络脉不和之腰腿痛病证。

阿胶黄连10-15g;黄连吞服1-2g,煎3-5g育阴清热,水火既济,有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之功,适用于水亏火炽所致不寐。

阿胶石膏10-15g;15-20g养阴润肺,清热润燥,适用于温燥客肺之病证。

(二)寒热相反药对

石膏麻黄肺热轻者3:1;肺热重者5:1宣肺止咳,清热定喘,有宣肺止喘无蕴热之弊,清肺泻热无冰伏之优,适用于肺热咳喘病证。

石膏桂枝10-30g先煎;5-10g一在表祛风清热、无温通助邪、寒凉抑遏之弊;二在里既能清热降逆,又能温化水饮。适用于风湿热病、胃热挟寒饮病。

羚羊角桂枝0.3-1研末吞服;3-4.5g清郁闭之热结,散外来之寒邪,适用于寒热夹杂之痹病。羚羊角可用10倍山羊角代用煎服。

大黄附子寒实便秘、关格病大便秘者,生大黄后下5-10g,;10g温通大便,利尿泌浊,有温阳不助邪,通便不伤正之妙,适用于寒实便秘或肾阳不足,湿浊上泛之关格病。关格病大便通者以制大黄易生大黄10g

黄连吴萸6:1清泄肝火。黄连配吴萸,能直达肝经,以防格拒;吴萸伍黄连,能发挥止痛、引热下行之特长,又避药物之热性,适用于肝火郁结之胁痛。

龟板鹿角以熬膏为宜,各5g开水冲服阴阳两补,生精血,强精骨,适用于阴阳两亏之痿证。每日加别直参2g效果更佳。脾胃运化力弱者慎服。

瓜蒌薤白10g宣畅气机,消除痰浊,适用于痰浊阻滞,阳气不通之胸痹。

黄连干姜5g辛开苦降,清热燥湿,有清热不恋湿,祛湿不助热之妙,适用于湿热互结之呕吐。加黄芩、吴萸效果更佳。

黄芩制半夏8-10g;10g辛开苦降,清热降逆止痢,适用于湿热所致的呕吐、下痢证。常加用黄连、厚朴增其辛开苦降之功。

黄连制半夏黄连吞服3g,煎服3-5g;10g清热降逆,消痞止痛,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胸痹。常加用黄芩、干姜之类,疗效更佳。

(三)升降相反药对

肉桂黄连1:10辛开苦降,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有「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妙,适用于心肾失交之不寐。此类病人应忌烟酒辛辣之物,服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根除。

柴胡黄芩8-10g;10g和解少阳,有解表又清,升沟又降浊之妙,适用于少阳经寒热或少阳经发热。临床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发热,效果尚佳。

柴胡制半夏外感5-10g、内伤2-5g;10g一在外感病中能解表清里;二在内伤杂病中能升清降浊。

佩兰钩藤10g(新鲜者加倍);10-15g后下降肝阳,升清阳,有升清不助阳上越,降肝不恋浊之妙。适用于肝阳挟湿浊之头痛。

白蒺藜骨碎补10g沈降补肾不碍疏肝,升散肝热不碍滋肾特点适,适用于肾虚肝热之牙痛。

桔梗櫍榔3-6g;6-10g宣三焦气机,利水祛湿,有升降既济之妙,适用于湿脚气,风水病证。

葛根槟榔10g理顺升降。适用于升降失调之脘腹胀、泄泻病证。

荆芥大黄10g;10-15g使气化能下及,腑气能通畅,故可治大小便不通。

夏枯草牡蛎10g;生牡蛎30g敛阴不致郁结,升散不耗阴液,有升降既济、除邪匡正之妙。适用于肝阴亏损、风阳上扰之头痛病。

麻黄地龙3-4.5g;9-12g宣肺平喘,有升降既济、开合适度之妙,适用于痰浊阻塞气道之哮喘病。

(四)润燥相反药对

杏仁制半夏10g润肺止咳,燥湿化痰,润燥相济,有润肺不恋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肺燥脾湿之咳嗽。

玄参苍朮10g治夜盲,有寒温润燥相济之妙。

生地苍朮15g;10g滋阴燥湿,有滋阴不碍湿,燥湿不伤阴之优,适用于阴虚挟湿之痿病。

麦冬制半夏10-15g;5g养胃阴、降呕逆,适用于胃阴亏损之呕吐病。

(五)散敛相反药对

细辛五味子2-4.5g;5g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一散一敛,有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之优。适用于寒饮伏肺之哮喘病。

干姜五味子3-5g;5-8g温肺祛饮,止咳平喘,散敛既济,有宣肺不伤肺气,温肺不耗肺津之妙,适用于寒饮咳喘之病证。

(六)其它相反药对

桂枝炙甘草5-10g;3-5g温通心阳,适用于心气虚寒证。

白芍炙甘草30g少则效差;3-5g酸甘化阴,适用于拘急性疼痛。

槟榔丹参10g;15g行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病证。

桂枝当归5-10g;10g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适用于血虚挟寒证。

蜈蚣白芥子1-3g;5-10g搜风涤痰,对疑难痼疾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风痰挟瘀之头痛,痰瘀阻络之痛风、腰腿痛、中风、面瘫、淋巴结肿大、慢性腰肌劳损。

威灵仙地龙10g既清外侵风湿热之邪,又除内蕴瘀血之患,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之病。

黄连木香3-6g;5-8g治痢。

三、相使药对

附子磁石10-30g;30g(均先煎30分钟)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温肾潜阳,有温下之力,而无热上之弊,适用于阳虚浮火上越之证。

茯苓桂枝15-30g;3-5g只治里不治表。茯苓得桂枝之使,功擅温阳涤饮,适用于痰饮病。

饴糖桂枝30-60g;5-10g饴糖得桂枝之使,功擅甘温建中,缓急止痛。适用于中虚脘痛之病证。

石菖蒲郁金鲜者10-15g;5-10g菖蒲得郁金之使,开窗之力益宏,适用于湿温病痰浊蒙敝心包、杂病惊痫、失眠等神态失常病证。

石菖蒲川贝母10-15g;1-2g石菖蒲得川贝母之使,开窍之力尤宏,适用于急性热病之神昏。

吴萸槟榔

3g;10g

理气止痛,祛寒利湿,适用于气滞挟寒之脘腹痛、寒湿脚气。

有些病人服后大便增多呈灰黑或淡黄色,症状改善快。反之,症状改善慢。这是有形寒湿之物排出的缘故。

鸡内金槟榔消食积炒制10g、排结石生用3g吞服;10g鸡内金得槟榔之使,功擅消食排食,适用于食滞脘腹、胆囊或尿路结石。

大黄桃仁酒炒10g;10g大黄得桃仁之使,功擅祛瘀攻积,适用于血瘀实证。

栀子豆豉10g栀子得豆豉之使,清热除烦之功尤胜,适用于胸中郁热证。患者挟有痰涎,服后可能出现呕吐。

鸡内金柴胡8-10g;2g鸡内金得柴胡之使,功擅消肝经症瘕,适用于肝积肥气。左胁肋症块之病证临床表现有病史长、病机复杂的特点,用此药对时尚需加入相应方药,效果更佳。

代赭石党参30g,浓汁频频灌服。代赭石得党参之使,药力直趋于下,功擅利产达生,适用于气虚难。此药对虽可预防难产之用,预产期前一周服药,连服一周,能缩短产程。

黄耆茯苓皮15-20g;30g黄耆得茯苓皮之使,功擅益气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水肿证。

石膏牛膝(先煎)30g;10g石膏得牛膝之使,功擅引胃火下行,适用于胃热牙痛。患者虽无脘腹拒按,但大便数日未解,此因腑气不通,加槟榔、大黄,有助于胃热下泄。

石膏升麻(先煎)30-45g;5-10g石膏得升麻之使,功擅升清胃火,适用于胃经郁火之牙痛。

四、十八反、十九畏药对

海藻甘草10-15g;3-5g消瘿瘤、瘰ㄌㄧˋ,适用于甲状腺囊肿、项淋巴结结核。加昆布、黄药脂,效果更佳。

甘遂甘草煎服1.5-3g、吞服0.6-0.9g;3-5g逐饮泄水、适用于痰饮留于胃肠。此药对服后出现腹泄、应中病即止。

人参五灵脂别直参3g浓煎、先饮汁、再食渣,病轻用红参5g;10g包煎益气祛瘀。适于血瘀痼疾。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7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