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非洲猪瘟的思考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概述

年末,中国的生猪存栏数量比前一年减少1.1亿头猪,同比下跌27.5%,又受到今年疫情冲击,生猪养殖和供应更趋紧张,猪肉价格因此始终难有明显回调。

去年猪肉市场价由8元涨到30多元,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不少养殖户也不打算恢复养殖规模,一是由于仔猪的价格也上涨许多,二是听说还有疫病发生。

养殖户普遍担心的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可高达90%-%。

猪瘟自古就有,出现之后迅速蔓延不分季节,一直是养猪业的大敌,在古代面对猪瘟古代养猪人是怎么解决的呢,当然是靠中药了。我国近年来不断出现使用经方成功治愈动物疾病的案例。中医药治疗非洲猪瘟大有可为。

二、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各脏器出血、发病和死亡率高为特征。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往往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度,约持续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时,体温始下降为其特征,同时临床症状直到体温下降才显示出来,故与猪瘟体温升高时症状出现不同,最初三至四日发热期间,猪只之食欲,显出极度脆弱,猪只躺在舍角,强迫赶起要它走动,则显示出极度累弱,尤其后肢更甚,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快约三分之一,显呼吸困难,浆液或粘液脓性结膜炎,有些毒株会引起带血之下痢,呕吐,血液变化似猪瘟,从三至五个病例中,显示有50%之白血球数减少现象,淋巴球也同样减少,体温升高时发生白血球性贫血,至第四日白血球数便降至40%才不下降,未成熟中性球数增加也可观察到,往往发热后第七天死亡,或症状出现仅一、二天便死亡。

病理变化

在耳、鼻、腋下、鹛腹、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耳朵紫斑部分常肿胀,中心深暗色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肉眼可见到。显微镜所见,于真皮内小血管,尤其在乳头状真皮呈严重的充血和肉眼可见的紫色斑,血管内发生纤维性血栓,血管周围有许多之嗜酸球,耳朵紫斑部分上皮之基层组织内,可见到血管血栓性小坏死现象,切开胸腹腔、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许多澄清、黄或带血色液体,尤其在腹部内脏或肠系膜上表部分,小血管受到影响更甚,于内脏浆液膜可见到棕色转变成浅红色之瘀斑,即所谓的麸斑(BranFlecks),尤其于小肠更多,直肠壁深处有暗色出血现象,肾脏有弥漫性出血情形,胸膜下水肿特别明显,及心包出血。

非洲猪瘟病猪主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易识别,通常有以下几种或全部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虚弱、难以站立,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依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1.超急性型: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

2.急性型:病程4-15天,发烧体温高达41-42度、沉郁、厌食、不愿走动、蜷缩在一起取暖,耳朵腹部四肢出现青紫区和斑点状或片状出血点;可视粘膜潮红、发绀;眼、鼻有粘液脓性分必物;呕吐;便秘或拉稀、粪便带黏液变到血液(黑便);呼吸频率增加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死亡率90-%。

3.亚急性型:病程7—20天,症状与急性相似;发烧,体温波动无规律,常大于40.5℃;沉郁、厌食;不愿走动、行走有疼痛感、关节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呼吸困难伴有肺炎;妊娠母猪流产;有的病例康复或转为慢性病例。死亡率30-70%。

4.慢性型:病程14-21天,发烧、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关节肿胀;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通常局部皮肤溃疡、皮肤红斑凸起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但很难康复。死亡率30低于30%。

图4急性ASF的临床症状(来源:非洲猪瘟现场排查手册)

三、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或采食受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物品而经口传染或通过昆虫吸血而传染。短距离内可经空气传播,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等均可间接传播本病。

四、中医辨证分析与治疗:

传播途径:由口鼻而入

临床症状:突发高热、持续高热、食欲下降、神疲乏力、呼吸困难、脉数、目赤、呕吐、发斑、下利赤白脓血、最后体温下降、阳脱阴亡而死。

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里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而后发。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黄、舌黑、苔刺等证。”

所以非洲猪瘟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猪感天地之疠气,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非洲猪瘟也是经口鼻传染,也有发热、发斑、下利、呕吐、神昏等症状。

猪瘟感染不分季节,主要病邪性质有两大类,一类是温热类,另一类是湿热类,温热类疫病多由口鼻传入,属于呼吸道感染,而湿热类的多属肠胃道感染。吴又可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非洲猪瘟是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病势凶猛,当属于温毒。

根据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分型、分期、分症状治疗:

1、急性型治疗:

急性初期:发热恶寒、纳差、沉郁、乏力、呕吐、流涕:可考虑使用柴葛解肌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柴胡20g、葛根30g、黄芩12g、白芍10g、生石膏30g、羌活10g、桔梗10g、藿香10g、茯苓10g、厚朴10g、姜半夏10g、生苡仁20g、白蔻仁10g、泽泻15g、青蒿12g、生甘草10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急性中期:高热、便秘、喘促:可考虑使用宣白承气汤:生石膏30g、生大黄18g、杏仁粉12g、栝楼皮9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大便通、高热退即可停药。

急性后期:高热、发斑、脓血便、呼吸困难、神昏:可考虑使用化斑汤合白头翁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2g、玄参12g、升麻30g、粳米15g、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10g、秦皮12g、石菖蒲15g、郁金12g、生甘草9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2.亚急性型治疗:

发热无规律,沉郁,纳差,关节肿痛,呼吸困难:可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2g、法夏12g、桂枝12g、泽泻20g、茯苓30g、白术20g、麻黄12g、杏仁20g、生石膏30g、生姜12g、陈皮12、枳实12g、甘草9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3.慢性型治疗:

发烧、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关节肿胀:可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2g、法夏12g、桂枝12g、泽泻20g、茯苓30g、白术20g、麻黄12g、杏仁20g、生石膏30g、甘草9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通常局部皮肤溃疡、皮肤红斑凸起坏死:可考虑使用仙方活命饮合清营汤加减:忍冬藤15g、防风10g、白芷10g、陈皮10g、皂角刺10g、天花粉10g、当归10g、升麻10g、生地10g、玄参10g、黄连6g、竹叶10g、丹皮12g、赤芍12g、麦冬10g、甘草9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g、生石膏10g、麦冬10g、法半夏10g、粳米10g、炒神曲10g、炒山楂10g、炒麦芽10g、甘草9g。一日一剂,水煎服,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4.未病先防

无明显症状预防方:小柴胡汤合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柴胡3g、黄芩3g、藿香3g、佩兰3g、陈皮3g、茯苓3g、仙鹤草3g、甘草3g。一日一剂,打成粉末拌入饲料中,上述药物剂量以病猪60公斤体重为例,如公斤的病猪,则以上药物加一倍。

五、结语

以上对非洲猪瘟的辨证和治疗方案是笔者个人根据中医理论分析所得。其中尽量使用价格低廉的药物,即使是急性期的治疗,每剂中药平均成本价不超过20元,预防期药费几乎可忽略不计,且意义更加重大。若使用药性相近的草药代替其中的中药,则成本更低,有望降到每天3、4元的治疗费用。根据年底官方公布的每头猪元左右的利润,中医药治疗非洲猪瘟应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上述治疗方案未曾经实践证明对非洲猪瘟的疗效,养殖户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试用。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医道门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6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