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居然有这么多功效快来看看吧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又名天萝筋(《脉因证治》),丝瓜网(《医林纂要·药性》),丝瓜壳(《分类草药性》),瓜络、絮瓜瓤(《广州植物志》),天罗线(《药材资料汇编》),丝瓜筋(《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丝瓜瓤(《河北药材》),千层楼(《湖南药物志》),丝瓜布(《四川常用中草药》)

生活应用

以前饮用水都是井水,每家每户都会建有一个土灶台,并且会装一个连带烧开水的水箱,而在水箱里经常能看到放有一段丝瓜络,原因就是丝瓜络可以起到滤清效果。

丝瓜络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垫的好材料。经过专业的设计与加工丝瓜络在洗浴、足部保健、装饰、玩具、坐垫等领域都有应用。

成熟丝瓜络可以用来做厨房清洁用抹布,环保低碳。

化学成分

半乳聚糖(galactan),丝瓜络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等。

药用功效

丝瓜始载于《本草纲目》,列入菜部、瓜菜类。李时珍说:“此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络之名”。“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入脉络脏腑,而去见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诸血病也。

1、《本草纲目》∶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治诸血病。

2、《本草便读》:丝瓜络,入经络,解邪热。热除则风去,络中津液不致结合而为痰,变成肿毒诸症,故云解毒耳。

3、《医林纂要》:凉血渗血,通经络,托痘毒。

4、《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5、《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6、《现代实用中药》:通乳汁,发痘疮。治痈疽不敛。作黑烧内服,治肠出血,赤痢,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7、《陆川本草》:凉血解毒,利水去湿。治肺热痰咳,热病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

药用配方

1、治咳嗽多痰,胸胁痛:老丝瓜络烧存性,研细。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克,忍冬藤24克,威灵仙12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3、治手臂痛:丝瓜络10克,秦艽6克,羌活3克,红花4.5克,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4、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克,桑枝、黄芪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5、治乳少不通:丝瓜络30克,无花果60克。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年)

6、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7、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炒枳壳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8、治湿疹:丝瓜络60克。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9、治痔漏,脱肛: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0、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1、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15克,酒下。(《(鱼孚)溪单方选》)

12、治绣球风及女阴搔痒:丝瓜络30克,蒜瓣60克。煎水ml.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min.(《疮疡外用本草》)

温馨提示:以上药用偏方仅供参考!

如果觉得不错,打赏个看看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dongtenga.com/rtcf/11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