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某,女,19岁,痤疮5年多,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满意,此消彼伏,无法彻底治愈,经人介绍慕名而来。
刻诊:两腮下巴及唇周,比较严重,长满红疖,有脓头,四肢冰冷,面白皙,瘦高,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脉关部滑,舌淡苔白。
中医辨证:肺胃火热,气血虚弱,处方,当归补血汤,五味消毒饮,四物汤加减。
当归12g生黄芪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川芎10g白芍12g连翘30g忍冬藤30g生地黄30g白芷25g黄柏15g知母15g生甘草30g陈皮10g煅牡蛎30g浙贝母12g太子参15g元参12g生麻黄10g赤小豆30g花粉25g
原方不变,每次7付,连续服用3次,一次比一次好转。三次后,基本痊愈。
第四次来,守方,巩固治疗,原方加丹参10付,其中5付汤剂,5付加工成水丸善后。每次6克,一天3次。
(古道瘦马写于年3月1号上午)
医案解读:患者四肢冰冷为气血亏虚之象,方中用当归补血汤来补气生血,四物汤来补血活血,因患者肺胃热盛,所以这里用生地而不用熟地。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能够清解肺胃火热之毒,消散疔疮。方中忍冬藤是金银花的劲枝,又名银花藤、金银藤,二者区别在于花的散性偏大,藤的通性稍强,而清热解毒之力相当。王幸福老师常用此药来代替金银花,一方面因其价格低廉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取其即可清热,又能通络散结的特点,来治疗疮疡痈肿、热痹等证,需要注意的是此药用量宜大(一般在30g以上)。白芷和天花粉是王幸福老师治疗头面火热证的常用药对,二者出自于仙方活命饮。白芷祛风解表,与清热药同用时,即有助于热邪的透散,亦可以促进疮痈的消散和脓液的排出。且白芷入阳明经,能够引诸药上行头面部,直达病所。天花粉归肺、胃经,即可清肺胃之热,又能养肺胃之阴。除此之外,天花粉与清热药同用时,亦有消肿排脓的作用,这点与白芷相类似。不同在于白芷略带活血散瘀之效,而天花粉解毒之力稍强。黄柏、知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组药对,考虑到患者痤疮5年之久,难免没有阴虚燥热、虚火内生的情况,故方中所选之药多为清热生津、滋阴润燥之品。知母善于治疗肺、胃火热之证,实火可清,虚火亦可养阴清热生津。黄柏一方面清热燥湿解毒,可以治疗疮痈肿毒,另一方面可以退虚热,治疗虚火亢盛之证。陈皮行气调中、燥湿化痰,避免黄芪因量大而导致患者腹胀、上火发热等症状。牡蛎、浙贝、玄参出自《医学心悟》的消瘰丸,能够清热滋阴,软坚散结。麻黄、连翘、赤小豆亦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主药,麻黄宣发肺气、透表,以助热邪透散。王老师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发现麻黄散结、止痛之效亦十分可靠。赤小豆苦寒而能清热解毒,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太子参气阴双补,且作用平和。纵观全方清补结合,补而不滞,又辅以散结消肿排脓,使热祛、肿消、脓排,气血充实,病自可痊愈。后又加入丹参,此药不温、不燥,活血而不伤阴,瘀祛则新血自生,并用丸药以巩固疗效。(学生王朝)
王幸福赞赏